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,微信最近一两年的内容分发的逻辑变了,最初执着于“社交分发”的张小龙妥协了,也开始拥抱“算法分发”。算法也已经渗透到了微信内容生态的方方面面:朋友圈广告、看一看、视频号、公众号排序、公众号文章推荐、搜索。“精选”“热门”“猜你喜欢”“相关推荐”这些标签的出现,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张小龙对目前微信内容生态弊端的思考,以及他作出的一些有节制的妥协。
经多方消息验证,双十一前夕,手机淘宝将迎来一个大版本的改版更新。手淘首页将全面信息流化,“猜你喜欢”将成为淘宝首屏的主角,而原本位于页面中部的聚划算、百亿补贴、淘宝直播、有好货等板块,也将被融入信息流中。目前新版本还在灰度测试,最终的版本还不得而知。
不光是微信张小龙,淘宝蒋凡也早就在2018年就已经意识到个性化推荐的重要性。但张小龙自己的产品哲学对微信的产品逻辑影响甚深,张小龙一直信奉“用简单规则构建一个生态”的理念,他希望“通过设定简单的、确定的规则来构建一个自然的生态,用户在这个去中心化生态里能自然演进。”在他眼里任何算法的介入都是对这种简单规则的破坏。
近两年微信做出的改变,与其说是张小龙妥协了,倒不如说这是其产品哲学的一次迭代和修正,总的来看符合他的产品哲学。微信功能中的算法推荐踪迹,只能说明微信引入了算法分发的方式作为补充,社交分发依然是微信最核心的分发方式。近几年头条系的迅速发展,正在抢占腾讯系产品的用户时长,给腾讯带来了不小的压力,这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算法分发的胜利。但张小龙之所以是张小龙,更在于他极强的迭代能力,可以不断修正和进化。
而手机淘宝的全面信息流化从2018年就开始了,2018年天猫双十一的时候,蒋凡就曾表示,基于个性化推荐带来的流量已经超过了搜索带来的流量,自那之后“猜你喜欢”的位置便来到了第二屏。
个性化推荐背后的逻辑是“货找人”,跟过去淘宝以搜索为核心的“人找货”逻辑冲突。虽然淘宝已经认识到个性化推荐的重要性,但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,背后牵扯到利益重新分配和体系的重新建立,是一个大工程。两年过去了,即将迎来2020年的双十一,这一次算法推荐将是主角。
很多人都说,算法是冷冰冰的,半个月前关于外卖配送员的那次讨论,更是将“算法”推到风口浪尖。其实,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与智能手机功能的深度开发,尤其是近几年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开发,让算法推荐强势崛起,今日头条的成功就是一个例子。
任何一个事物的存在都具有两面性,在这里我们不去讨论算法本身的好坏。改变才是这个世界永恒的定律,社会发展的洪流是无法被阻断的,要么融入洪流,要么被洪流吞噬。
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,数字化转型,全面云化必将是未来十年企业的常态。尽早完成数字化转型,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。而云上办公,就是专门为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服务支持的企业,11年的技术积累,自主研发的视频会议、即时通讯、企业云盘、云桌面,能够满足企业快速完成初步数字化转型,私有化部署,从根源上规避数据泄露的风险。更多详情请登录www.pispower.co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