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,企服赛道一片火热。
过去十年,中国经济发展带动消费升级,借助人口红利的优势,很多企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面向用户端(To C)服务的十年。很多创业公司迅速成为相关领域的巨头,例如腾讯、小米、拼多多、滴滴等互联网公司。十年过去,当To C 端市场已经红海一片,很多大型的互联网公司开始调转车头转换到面向企业端,即To B 赛道,使得这一“慢行业”迅速升温。当然除开互联网大厂在To B领域的先发优势,这一行业也吸引了众多Saas公司的入局。
基于技术、资源、资金、人才等方面优势,在很多人的印象中,互联网大厂对比普通saas公司有先天的优势。但实际上,互联网所固有的商业逻辑,与Saas的商业模式之间存在巨大的冲突。
所以说互联网大厂做saas,会比普通Saas公司更容易成功?不见得!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。
没理清Saas的商业模式
Saas的商业模式总结起来有4个因素构成,分别是客户价值主张、盈利模式、关键资源、关键流程。相比To C的商业模式,SaaS 的商业模式要复杂很多,也常常被忽略。
几乎所有成功的SaaS 公司都有一套能帮助客户达成业务目标的方法论及解决方案。所以成功的客户价值主张,说白了其实就是拿出客户愿意掏钱购买你的SaaS的理由。如果没有找到可以给客户创造价值的方法,是不可能打动客户买单的。
其次是要规划好公司的盈利模式,一定要有量化的财务计算,包括可以从哪里获得收入,成本有哪些,利润有多少。如果没有想通SaaS的收益模式、成本结构,是不可能实现规模化变现的。
再次,就是要理清关键资源,对互联网大厂来说,虽说可用的资源丰富,但并非所有的资源都是关键的,要找准能在Saas领域创造竞争优势的资源才叫关键资源。这也是为什么互联网大厂,不一定会比市面上有竞争优势的普通Saas公司领先的原因。
Saas的商业模式,最后一点是关键流程。互联网大厂要在Saas领域获得成功,一定要有一套Saas专有的运营流程、管理流程、经营理念和方法。这些在一些成功的Saas公司,是已经形成了很成熟的体系的。
除开没理清Saas的商业模式,互联网大厂做Saas,很容易陷入这几大误区。
首先,从客户价值主张方面,提供的服务比较肤浅、模糊和宽泛,大多数是协同办公平台等一些通用类的工具。这也不奇怪,站得太高,就很难看到企服领域有价值的深入细分业务。
其次,互联网大厂做Saas也容易陷入流量思维、单边增长的误区。不同于To C领域,企业客户采购服务都是有业务目的、群体性和理性的。互联网To C领域屡试不爽的商业利器:流量,对To B 的作用是有限的。依靠流量,大多数公司只能走到注册,即时拥有千万的注册用户,到最后一步变现确很难再走下去了。
同时对于增长来说,互联网大公司如果没有搞清楚SaaS公司增长的真正目标和逻辑,很容易将客户增长作为唯一追逐的目标。SaaS增长两个关键指标,一个是客户增长,另外一个就是收入增长。如果只追逐客户单边增长,在用户数上有个漂亮的数字业绩,实际上并不能给公司带来多大的收益。相反,为了这种单边增长,还可以将免费当成唯一的手段,但实际上免费但并不能免责。赔钱赚美名,不但不会促进变现,还可能增加服务成本。更多热点请登录www.pispower.com。